• 咨询养老顾问

    0531-8298521
  • 首页/为老服务/创作要为故乡描画卷

    • 文学
    • 创作要为故乡描画卷

      发布时间:2022-09-26|济南养老网

    时光荏苒,转眼间就是百年,人生苦短,青春迅速老去。一个作家或者诗人,从家乡的一个农家小院走出来,在党和人民的培育下,成为文坛上的著名作家,写出作品,晚年大部分离开了自己的根,在家乡安度晚年。我觉得作为一个家乡的文人,应该写家乡的山川、河流、田园风光、人情、英雄故事。正如诗人臧克家所说,“你要用一支彩笔,一颗诗意的心,描绘出故乡的风景,写出故乡真正的灵魂。”这是一个家乡作家诗人应有的德行,也是他一生所展现的风采。


    我是一个从沂蒙山走出来的土生土长的作家,沂蒙山是叶源老龙湾畔的一个小村庄。我一生都在学习明代散曲前辈冯为民的散曲风格。晚年被潍坊市命名为他的传奇传承人。在我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我一直以他为榜样,为他的乡土气息作品努力学习。我认为我们的祖先是热爱家乡和歌唱家乡的典范。他弃官隐退,寄情于山川,死于乡野。他深入家乡的农民生活,写了170首散曲,是赞美家乡、描绘家乡美好画卷的好书。对于我们的家乡临朐,冯为民以老龙湾和家乡生活为题材,写下了大量的乡愁作品,可见这是我县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为家乡增添了光彩,对家乡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对后世影响巨大。


    我在沂蒙山出生长大,老龙湾畔有我的家。我是散曲大师冯为民的第十七世孙韦逸珊的儿子,一个从小农家走出来的文学作家。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老乡们都和我有很深的感情。我所有的文章,尤其是诗歌,都应该充满首都特色,我家乡的历史和现代特色。上世纪50年代,我中学毕业后从一个农家男孩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从此开始写作,逐渐有了一定的写作水平。我调到县里工作后,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成了第四任县委新闻书记,不久又成了临朐县委报告组组长。1976年,我出任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深感宣传临朐、描绘临朐新图景的任务相当繁重。领导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地方。不发挥我的智慧,用尽我所有的力量,我能做出自己的贡献吗?我受了旧社会的苦,去东北吃了一顿饭。是共产党解放了我的家乡,有了光明的生活,培养了我的文化和写作能力。没有感恩之心,我能做出伟大的贡献吗?回过头来看,我并没有做出很大的贡献,但也为建设家乡在宣传方面做了一些事情。


    宣传家乡两大水库建设,以新闻和文学创作的形式,深入全面地撰写大量文章,弘扬家乡人民的英雄奋斗精神。1958年建设冶源水库时,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没有参加那场火热的战斗场面,但我被学校看望家人的观点所感动。我为水库写了第一篇散文《山中明湖》,发表在1962年4月14日的《昌潍大众》上。后来我把水库的名字改成了鞠扬湖,又写了一篇《鞠扬湖的波浪》,还写了水的来源。


    20世纪70年代,临朐人在青石山区修建了松山水库,这在临朐发展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这期间我担任县委报告组组长,深知责任重大,不能拒绝宣传这个全县重要的典型。我带领5名记者来到水库工地,在帐篷里住了七天七夜,和农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看着临朐人钻窑洞,高空吊渡槽,英勇奋战。终于拿到了足够的材料,回县里起草分工。我负责整篇文章,用一周时间写了一篇长篇特写,马不停蹄地送到济南大众日报。很快,报纸一天四版,在临朐出了两三版。碧水绕青山”,并配发了一张气势磅礴的大尺度照片。第二版刊登了水库工地的英雄故事。用这么大的篇幅,重点宣传了一个县、一个水库的事迹。作为省报,是第一次实时,所以在全国影响巨大。没过多久,人民日报派著名记者刘与我合作写了一篇通讯《青石山的水库是怎么建成的?》,刊登在《人民日报》第二版头版头条,回答和破译了世界青石山区能否建水库的问题,突出了我县的一大创举。从此,我们县成了全国水利标兵,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县里还专门设立了接待站。在我的写作职责中,这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宣传临朐的作品,可以说是描绘家乡的一部奇葩。


    偏一的古蚕村,本身就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临朐的许多作家和诗人都写过关于蚕乡的优美散文。因为出生在蚕乡,所以热爱蚕乡,对蚕乡生活了解很多,写了很多关于蚕乡的文章。那时候正值春蚕时节,你走在路上或者穿越村庄,都会闻到蚕的味道,遇到很多砍桑树的人,接触到养蚕院子里的很多蚕。因此,蚕乡的生活让我充满激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第一次写了《蚕姨》,发表在《天津散文月刊》和《人民日报》上。后来,我写了《蚕乡春情》、《蚕乡春天》、《蚕乡诗歌》等。被《散文》、《青岛文学》、《山东文学》等采用。我在蚕乡写过《洗蚕匾》《洗蚕匾》等一系列诗歌。我们县写蚕乡的诗人作家很多,但是发表的水平不高。所以我关于蚕乡的诗,在蚕乡的史记中是出类拔萃的,现在看来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中国观赏石之乡临朐县有两大奇石市场。能造天下第一砚的自产红石,曾以五彩石闻名全国,还有各具特色的紫石、龟石、峄山石、商水石,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奇石,一度在我县引起轰动,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购买。吴泾镇形成了大规模的北方石林。至今各种奇石雄伟壮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在创作文学作品的同时,抽空去市场逛逛,参加县里的赏石活动,写了上百篇奇石文章,其中有多篇发表在全国著名的奇石报刊上。1991年,短文《临朐红石》发表在《人民日报》副刊上,成为我县红绫砚发表的最高档文章。还有《红绫砚制作艺术解析》等多篇文章发表在中国最高级别的石材刊物《中国赏石》上,以及在《赏石》、《石友》、《中国赏石之家》、《中国赏石网》上发表的数十篇稿件。2014年10月,山东画报出版了一本名为《石缘》的书,在新华书店公开发行。此外,他还为我县20多位石头爱好者写了故事,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发表。这种创造性的行为已经写了数百篇奇怪的石头文章来宣传我们县的特产。曾撰写散文《山国新渔歌》,在上海《文汇报》发表,并入选全国散文选。我在临朐写过很多有特色的全羊宴,在《农民日报》、《中国粮食报》等报纸上发表,在全世界范围内更有名气。


    为了描绘家乡的美好画卷,历代临朐的学者、作家、诗人,包括当代的诗人、作家,挥毫泼墨,写出了一大批名篇佳作,为我县增添了辉煌的光彩。我这一生,为家乡的画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但也只是一笔带过,轻描淡写,缺少重磅作品。但是,我觉得,作为家乡的孩子,我应该付出我所有的才能来回报家乡的恩情。希望当代创作大师、作家为家乡增光添彩,让我们的家乡临朐像一个大花园一样更加美丽,成为世界上最美的桃花源。

    创作,故乡,画卷,文学艺术,文学创作

    济南养老网为老服务





    济南养老网THE END济南养老网